历经5小时17分05秒的激烈追逐,山东队19岁小将刘志城以领先约半个身位的微弱优势,为山东自行车队再添一金。
这一金,重千钧!
在开幕式前夕,作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同日承办的跨境赛事举国瞩目!
一场万众瞩目的比赛,一次极具戏剧性的冲刺,山东自行车小将刘志城以半个身位夺冠!
捧起这场注定载入史册比赛的桂冠,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决赛冠军的成绩在跨越三地的标志赛事上镌刻了山东体育金色的印记。
11月8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决赛冠军山东队选手刘志城(左三)在颁奖仪式上。
这场史无前例的跨境赛事,其最深远的意义,在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向民众认同感、归属感“心联通”的升华。
11月8日上午9点30分,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决赛正式开赛。
一赛跨三地。
本次男子个人赛赛道设计融合三地地标,赛程全长231.8公里,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全程六次进出关,是中国全运史上最能展现湾区意象的创意赛事。
从珠海博物馆出发,经大桥进入澳门,再前往香港,途经香港迪士尼乐园后返回,最终经横琴回到珠海情侣路完成冲刺。
港珠澳大桥上,103名自行车骑手如风般掠过。车轮下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身后是巍然矗立的“中国结”桥塔。
本次比赛冲刺阶段并未形成明显领先集团,前51名选手成绩均为5小时17分05秒,最终凭借冲线瞬间的细微差距判定冠军归属。
最后一分钟,云南队胡海杰率先发起进攻,刘志城果断抢占边位,借助开阔空间全力冲刺。
“最后一公里冲刺时,我感受到了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只想尽全力去完成比赛。”刘志城赛后接受媒体采访笑着告诉记者。
“首先感谢队友,队友在前面突围也好,最后回来帮我领骑、做带冲也好,大家一直在保护我,为我节省更多体能去做最后的冲刺。”2005年出生的刘志城,黝黑的脸上还留存几分稚气,他带着憨憨的微笑说。
“公路项目是团队竞争。”刘志城认为,对自己而言,得到这个冠军也属于“意外”收获。
11月8日,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决赛的山东队选手刘志城。
当天珠海晴热天气,高温与长距离对选手体能极限发起挑战,选手在比赛过程中要多次补充饮水、盐丸,用冰水降温。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本次比赛山东队共有7名队员参赛,包括11月7日获得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计时赛冠军的苗城硕。7名山东队员仿佛7个“葫芦娃”,各显神通,发挥优势,默契配合,比赛进程中多数时间,山东队都有队员在领先的第一集团。
偶然中有必然,这是刘志城和队友发挥出了近4年来努力训练,精诚团结的成果。刘志城的教练马光通说。
本次比赛路线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串联香港、澳门、珠海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城市道路。比赛使用“无感通关技术”,参赛者6次经过粤港澳口岸。这是全运会历史上的首个跨境赛事,也是整个十五运会唯一一项连接粤港澳三地的标志性跨境赛事。
“惊叹国家能建造如此宏伟的工程。”提到港珠澳大桥,刘志城说,通关时看到港澳同胞拉横幅为他们加油,“心里特别激动。”
其实,刘志城对这条跨境赛道并不陌生。
2024年11月,他参加过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暨十五运会测试赛,当时同样经历了230公里的跨城挑战。这次再驰骋这条赛道刘志城拿到了全运会金牌,赛后他表示,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参加一些国际比赛。
2022年,17岁的刘志城进入山东公路自行车队,师从马光通教练。2023年刘志城首次参加全国性赛事即在云南芒市站夺得男子个人赛冠军。
2024年,他在滨州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获得职业组绕圈赛第三名;同年9月参加湖北随州站比赛,获得男子城市绕圈淘汰赛亚军。
2025年5月,刘志城在杭州余杭举办的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大径山站夺得男子组亚军。
“刘志城这个孩子,很聪明,训练悟性很高。”在30岁的年轻教练马光通眼里,刘志城还是个“孩子”,也有短板,比如专注力还需要提高,大家对刘志城有更高的期待。
(大众新闻记者 卢鹏 珠海报道)
元鼎证券-多种杠杆灵活选择,轻松把握市场机会!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