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下午,“数字赋能・工软聚力”青岛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基地“工软社区”启动暨首场专题对接活动在青岛新金融产业园成功举办。活动由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汇聚政府代表、行业专家、服务商及中小企业代表70余人,共同见证“工软社区”启动,共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翁啟文出席活动,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出席活动并致辞,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青岛市市北区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政企协同发力 构建转型服务新生态
作为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青岛始终以破解企业转型痛点为核心,持续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搭建起坚实的“服务总枢纽”。成立青岛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基地,累计整合推荐144家优质服务商资源,450家试点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4项经验做法被工信部全国推广,《中国中小企业》杂志专题刊发相关做法。此次活动得到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与青岛市人民政府的指导支持,旨在通过“工软社区”搭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服务桥梁,推动基地从“平台搭建”向“生态运营”跨越,积极响应工信部对试点城市 “生态协同”的建设要求。
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在致辞中指出,青岛市入选首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以来,多措并举,聚力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体系。下一步青岛市将在厚植发展环境、坚持场景带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服务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启动仪式上,发起单位代表青岛诺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宣读《青岛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服务基地“工软社区”共建共享倡议》,上海黑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青岛诺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禾粒达数智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等首批发起机构完成签约。
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翁啟文,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党组书记杨超,青岛市市北区委书记刘新学与首批入驻机构代表共同启动“工软社区”,标志着青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入“政企协同、生态共建”新阶段。
服务商实战分享 破解转型痛点难点
活动现场,四家优秀数字化服务商围绕数字化转型实战成果展开主题分享,为中小企业带来可落地、可复制的解决方案。上海黑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制造协同解决方案”,结合家电、机械等本地案例,演示了黑湖智造平台在采购协同、生产排程等场景的“小快轻准”应用;青岛诺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针对中小企业“预算有限、需求灵活”的特点,介绍了“OMMES + 柔性平台”的模块化工具与按需选配服务,有效降低转型门槛;青岛禾粒达数智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电商订单处理、财务发票识别等实操演示,展现了 “AI 小蜜蜂数智员工产品”的降本增效优势;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则聚焦“算网一体服务器”,讲解如何通过稳定算力网络与安全云存储,为中小企业搭建低成本信息化底座。
分享结束后,各服务商设置体验对接区,技术团队现场解答企业疑问、评估适配需求、演示试用产品,同步收集企业需求调研表,形成“分享-对接-跟进”的闭环服务,让中小企业转型“看得懂、用得起、见实效”。
多维举措发力 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据了解,“工软社区”以破解中小企业转型痛点为核心,构建了全链条支撑体系与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免费开放核心产品与基础能力,采用 “配置替代定制” 的搭积木式开发,推行公有云部署与资源按需配置,有效降低转型成本与门槛;同时聚焦产业集群赋能,扶持本土软件服务商开发特色产品,推动形成可复制的产业标准。
下一步,青岛市将持续完善服务生态,深化推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全力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鼓励支持中小企业打造典型场景、数字车间与智能工厂,通过“示范带动、看样学样”,实现“试成一批,带起一片”。鼓励支持“链式”转型,推广行业共性数字化产品与解决方案。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完善专家库与培训体系,全方位助力中小企业乘“数”而上。
此次 “工软社区” 的启动,不仅为青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更搭建了政企银研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未来,随着更多伙伴的加入,社区将持续壮大生态规模与服务能力,让制造业数字化成为企业的共识,为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元鼎证券-多种杠杆灵活选择,轻松把握市场机会!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